17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品多以戲劇化的光影、誇張的動作及人物表情營造張力,著重強烈及現實的情感表現,後來史學家稱為「巴洛克藝術」。當時的藝術家猶如沉浸式體驗的始祖,其畫作動人心魄,讓觀者仿如置身畫作之中。
是次展覽將聚焦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的40件意大利那不勒斯珍藏,這些藏品首次於香港展出,當中包括提香、安尼巴萊•卡拉奇、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等16至17世紀大師的作品。為配合是次展覽,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兼創意藝術學院創院院長潘明倫教授為這些作品設計巴洛克音樂及聲音景觀,為藝術欣賞體驗添上聽覺元素,引領觀眾走進巴洛克的藝術世界。我們同時邀請了本地藝術家伍韶勁、周俊輝以不同媒介回應巴洛克大師的作品,以及missquai 繪畫插圖本,共同為展覽注入香港視點,讓觀眾享受一場穿梭於古今之間的藝術體驗。
所有圖片獲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和旅遊部及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授權使用。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主辦單位/創作團隊獨立製作,並不代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及贊助機構之立場或意見。